新工科视域下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思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力的要求,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7年2月20 日,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我国工科
面对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力的要求,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2017年2月20 日,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我国工科和工程教育中存在的脱节、壁垒、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思路,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1]
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主动布局,设置和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学科专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新工科建设是一种改革理念,是面向最新的产业和行业发展,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新型和新生的专业,提升质量,培养急需和紧缺人才;是对工科教育从顶层做出的整体设计,也对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环境工程专业是我国现有专业设置中多学科融合渗透,集理论、技术和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工科专业,虽然不是本轮新工科的建设重点,但也应该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要,调整定位和进行改造升级,使环境工程专业能够更具有实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使环境工程专业“新起来”,以引领解决不断提升的环境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此,籍修订2020 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习产出(OBE)工程认证的契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产业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满足业态对“人”和工程对“课程”的需求。[3]
1 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体验
2020 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毕业要求的12 个方面与工程教育认证(2017 版)通用标准的要求一一对应,采用“逆向设计,正向操作”的反绎推理思路,以行业和产业对环境人才实际需求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满足毕业要求入手,突破旧有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注重课程目标达成度和持续改进,突出“工程范式”。[3]
1.1 提高选修课、实践课占比,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新版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培养计划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综合素质五个平台,14 个课程模块,为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2017 版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如下变化:(1)增加了综合素质平台。在综合素质平台中要求学生选修自然科技课程和工程管理与决策方法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2)降低了必修课学分占比,提高了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限选和全校任选课)的学分占比(见表1),使学生在学习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平台上的课程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程教育的要求,有更多的精力选修交叉学科和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3)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占比(见表2),如增加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环境安全工程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综合工程实践等实践类课程的学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环境工程回归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
表1 环境类专业2020 版与2017 版人才培养计划必修、选修课占比课程2020 版 2017 版统计必修 选修 统计 必修 选修 统计专业限选 专业任选 全校选修 专业限选 专业任选 全校选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129 75.0 2416 72.9 27 15.7 640 19.3 4 4 6 2.3 64 1.9 12 7.0 192 5.8 172/3312/141.5 85.8 3174 86.2 13.5 8.2 64 9.5 2.4 64 1.7 3.6 96 2.6 165/3684/
表2 环境类专业2020 版与2017 版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实践课程占比比较课程类别统计2020 版 2017 版理论 实践 统计 理论 实践 统计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120 69.8 1920 50.4 52 30.2 1888 49.6 172/3808/110.5 67.3 1942 52.7 44.5 23.7 1742 47.3 165/3684/
1.2 凝练课程内容,促进“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基于能力的培养(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日益受到行业和大学的重视。美国能力与运动发起人Meclelland 认为,只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成绩,不能预测出毕业生未来工作中表现是否优秀,只有核心能力才是学生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深度学习”[5]是发展核心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关键。以往的大学课堂,放眼一片“低头族”,学校、教师也曾寄希望于“堵”“控”等方式,让学生回归课堂,但收效甚微。现在的课堂,正在探索一些新兴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利用“雨课堂”“智慧树”“超星课堂”等平台,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转变。课堂上将学生的大脑和手中的手机,一起参与到课堂互动和讨论中来,将知识和信息技术融入学习体验,构建教与学的新型共同体。同时,持续建设线上课程资源,教师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讨论和答疑,打造一流的“混合学习”[5]环境。这种课堂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摒弃以前的所谓的讲授课件,减少讲授课时,重新设计课堂,将相关教学内容结合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设计成若干问题,更多地采用基于问题的探讨式学习、基于案件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思维探索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身”入其境,在“用”中学,在“学”中领悟“用”的理论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教师牢记高校立德树人的宗旨,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教育之“汤”,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作为环保人的责任和担当。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 网址: http://www.hjgczzs.cn/qikandaodu/2021/0616/736.html
上一篇: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征稿简则
下一篇:金课建设背景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