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前言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市政、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实验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重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安全意识、创新精神,进而实现创新实
1 前言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市政、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实验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重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安全意识、创新精神,进而实现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市政、环境类专业以“节能、环保”为宗旨,是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性工科类专业[2]。如何通过实验环节教学,对接工程教育国家化标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每名市政、环境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调研、会议研讨,在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市政、环境类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基础上,介绍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尝试,希望能为相关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2 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从国内调研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看,目前,市政、环境类专业(甚至工程类专业)实验环节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3-5]。
1)实验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参与基本操作上,没能对学生进行责任使命、职业道德、环保意识、工匠精神、生命理念、安全规范、创新精神等教育,对于课程思政只是停留在口号,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设计、实验教学规划、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思考不足,实践不足,无法发挥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的协同引领作用,学生使命担当、政治意识、国家荣誉、民族自豪感缺失,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由于地方高校实验设备和经费有限,并且存在设备维护管理不足、实验耗材管理不规范、实验学时占比低、传统验证性实验多、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少等问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很好和实践融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3)受多种条件限制,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中代表最新技术进展的实验、菌株驯化培养等反应缓慢的实验、含剧毒易爆化学品的危险性实验、内部机理不可视实验及实验室实验条件不能满足的实验等实验,学生很难完全看到实验全过程。
4)缺乏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开展项目实验,对于实验教学如何支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缺乏具体设计,更没有考虑在不同实验课程教学形式下如何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取得实效。
图1 市政、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上述问题在国内高校均不同程度地有所表现。为此,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环节指导新方法,解决学生实验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实验真正成为学生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有机联系的重要环节,成为学生使命担当和国家荣誉培养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就成为当前市政、环境类专业实验改革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3 市政、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市政、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有现场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两大平台支撑,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实验教学、科研项目应用实验教学、虚拟仿真辅助实验教学等三种方式,实现学生使命担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课程思政融入实验教学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高等院校市政、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立德树人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制订到课程教学,将德育元素渗入其中,增强市政、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担当[6]。市政、环境专业所有实验课程均以如何将课程思政科学、有效融入为基本抓手,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课程建设始终,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环保人才的要求。
“水质分析化学实验”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验课程,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作为“水质分析化学”课程四大滴定和四大仪器分析的实操课程,通过该课程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能严格按照水质分析质量保证要点进行水质指标综合分析;
2)能根据不同水质特征,设计水质分析实验方案,综合运用水质分析化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能调试和测试仪器、设备及相关试验系统,能按照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提升给排水工程师的实操技能,培养担当意识和工匠精神。
现以“水质分析化学实验”为例,具体介绍授课过程和实践成果。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 网址: http://www.hjgczzs.cn/qikandaodu/2021/022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