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基本理念就是高效节约、利用资源。在此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基本理念就是高效节约、利用资源。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行业将面临从单一的去除污染物为目标向能源化、资源化的方向进行革新转变。在新形势下,污染物中蕴藏的巨大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式、具备新污染物控制理念的环境工程研究生是目前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我国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已实现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并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发展理念尚未完全转变;二是创新能力培养亟须加强;三是质量保障和监督力度还需加大。特别是近年来,环保行业对污染物的控制思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环保产业新形势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不仅要做好学术型环保人才的培养,还要积极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目前我国在环境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培养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环境工程领域的范畴和内涵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在由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低碳经济转型;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环境修复、生态景观建设跨越。同时,环保产业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下,不仅注重在环境污染治理,还需要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
(二)全局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各种新旧污染物交织存在,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再加上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的耦合作用,各种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出现。雾霾天气频发、城市河道水体黑臭、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危险废弃物处置以及农村环境等问题突出。同时,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延伸到地下,源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贸易争端与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出现,环境问题整体上呈现复杂性、压缩性、全方位、全球化的特点,环境控制与生态保护任务任重道远。
(三)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近年来,地方高校工程实践教师队伍吸纳了许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或硕士,他们虽然接受过相当多理论性知识和学术训练,却很少有企业工作或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他们虽然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工程意识较薄弱,工程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自身对工程活动、现场问题研究不深,在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的工程知识有可能不系统、不全面,难以满足行业及社会需求。
(四)培养计划不完善,缺乏工程实践锻炼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课程教育发展正在从规模扩展向高质量要求过渡,这对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如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工程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较为薄弱,由此导致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未认识到工程设计在工程和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新背景下环境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探索和实践目前污染物控制理念转型背景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本研究提出从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理论教学和师资力量四个方面来保障研究生新理念的创新实践培养;从创新平台、课程设置、科研项目和创新氛围四个方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从实践课程、培养方法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优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健全研究生污染物控制新理念培养的保障机制
1.环保理念的保障。污染物资源化、能源化是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与回收是未来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基于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现有的“无锡市太湖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和“无锡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两个市校共建中心,充分发挥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政府部门的环保宣传,环境状况调查和污染专项治理等过程,增进对环保政策和环保需求的了解,提高研究生实时关注环保发展趋势的职业修养。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 网址: http://www.hjgczzs.cn/qikandaodu/2021/0222/481.html
上一篇:领导,请尊重我的专业……
下一篇: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实验一体化的金课建设